<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荟萃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 查看详情

        【反诈宣传】这些都是针对老年人的诈骗!转发给身边的长辈!

        来源: 海原县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05-31 10:23:02  点击:1864 
        分享:

        社会发展快,科技信息更新不断,

        骗子的手段也是与时俱进。

        老人群体

        已经成为骗子主要下手对象。

         

        家里有老人的人都知道,

        明明知道是个骗局,但是老人偏偏就相信

        这也是不少年轻人“头疼”的地方

        为什么老人就如此容易被骗呢?

        图片

        在爸妈那个年纪,已然没有了太多的物质追求,那他们的钱究竟都去哪了?

        “阿姨,我们这有免费的鸡蛋领,您来看看吧”

        “大妈,我们公司给大家免费体检”

        “叔,我们这个钙片政府有补贴的,绝对靠谱”

        “我们这个养生课堂请了专家来授课”

         ......

        老一辈总是更会精打细算。恰好那些保健品今天发鸡蛋,明天送大米,时不时搞一个上门体检,长此以往,老人们也就从不相信到怀疑直到完全相信。

        家里的长辈总是很容易被这样推销,无论儿女怎么苦口婆心地劝说也没用,经常买了一堆没什么用的保健品回家。

        换个想法,与其说老年人更容易上当受骗,倒不如说骗子们刚好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

        老年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会感到失落、空虚,而骗子们恰恰能带给他们这个阶段最迫切的两大需求:健康与情感。

        图片

        下面给大家大家整理

        以下十类诈骗,老人最容易上当。

        赶紧去看一看,

        这十类骗局究竟有哪些,

        又是通过何种形式行骗的吧~~

        图片

        1.保健养生类诈骗

        图片

        ● 免费旅游,VIP体检,夸大保健品效果;

        ● 安排“老人”现身说法,忽悠老人往销售公司存钱;

        ● 销售假药致老人死亡;

        ● 销售“秘制神药”,保长寿体健。

        2.角色扮演类诈骗

        图片

        ● 冒充民政部门工作人员谎称办理残疾证、低保补贴;

        ● 冒充政府拆迁办人员诈骗;

        ● 冒充财政局工作人员实施诈骗;

        ● 冒充亲戚串门诈骗;

        ● 假扮燃气公司或水电公司员工诈骗;

        ● 假扮高僧、法师行骗;

        ● “神医”看病行骗。

        3.投资理财类诈骗

        图片

        ● 消费返本复利型投资理财诈骗;

        ● 小利小惠诈骗型投资理财诈骗;

        ● 投资贵重物品型投资理财诈骗;

        ● 理财产品诈骗投资理财诈骗;

        ● 合伙人与原始股骗局投资理财诈骗;

        ● 非法传销型投资理财诈骗;

        ● 广告诱惑型投资理财诈骗;

        ● 免费旅游天价购房型投资理财诈骗;

        ● 网络理财诈骗投资理财诈骗。

        4.收藏品类诈骗

        图片

        ● 夸大价值骗取“标的费”;

        ● 承诺高价回购收藏品行骗;

        ● 免费鉴宝“局中局”诈骗。

        5.骗婚骗财类诈骗

        图片

        ● 不法分子在网络上或公园等老年人聚集地炫耀财富、地位、家庭背景等个人信息进行利诱;

        ● 不法分子以网聊痛陈失败婚恋史或不幸生活、虚构自己拥有雄厚的财富等骗取同情或博取好感,进而谋财谋色;

        ● 不法分子编造虚假身份或人际关系信息作虚假承诺或索要财物;

        ● 不法分子一旦无利可图或骗取钱财到手就会消失。

        6.旅游类诈骗

        图片

        ● 不法分子通过各种嘘寒问暖方式,用“温情攻势”取得老人信任;

        ● 不法分子以低价旅游诱惑,骗取老人钱财后潜逃;

        ● 导游与景点商店等相互勾结,强制老年人消费,并规定最低消费额,不买不准离开。

        7.合同类诈骗

        图片

        ● 借款合同类诈骗;

        ● 一房二卖类诈骗;

        ● 低价旅游套取高保证金合同。

        图片

        如果发现自己上当了怎么办?

        下面,小编告诉大家几个补救措施↓↓↓

        图片

        · 五种上当后补救措施 ·

        1、一旦汇款后发现自己被骗了,可在第一时间拨打中国银联专线95516请求帮助。
        2、及时拨打110报警或向派出所报案。
        3、输入汇款的目标账号(骗子的账号),在提示输入密码时连续5次输入错误,这时该账号会自动锁定,时间是24小时,这宝贵的24小时将使对方无法将钱转移,避免损失扩大,也为警方破案提供时间。
        4、及时和要汇款的银行柜台联系,将被骗的情况向银行工作人员反映,请求帮助。或直接打报警电话110。

                                     怎么样?

                              通过小编的介绍,

                    大家是不是对老人最容易上当的

                         几类诈骗方式有所了解?

                           赶快转发给身边的人,

                    让大家擦亮双眼,避免上当!

        来源: 中宁政法委

        相关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