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荟萃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 查看详情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丨69岁男子给“红娘”5800元介绍费 却被对象拉黑……

        来源: 海原县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06-20 18:22:30  点击:2048 
        分享:

              近日,重庆市公安局公布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并发布相关典型案例,同时梳理了四种常见的养老诈骗手法,提醒广大老年人——养老诈骗花样多,手段复杂,要谨慎防范。

                                     典型案例惊人

               前不久,重庆市公安局南岸区分局侦破一起李某清团伙制售有毒有害中药茶饮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  

               经查,2017年以来,犯罪嫌疑人李某清等人,通过互联网查找配方并购买茶末及吡罗昔康等处方西药,混合搅拌成半成品后制成茶包,在网上销往全国18个省市的药房、医院及群众。“犯罪嫌疑人号称这些保健茶对痛风病有‘特殊疗效’,其实不然。”办案民警介绍,在中药饮品中添加激素、消炎镇痛药,诱导易患痛风、风湿病、关节炎等疾病的中老年人高价购买,骗取中老年人钱财,造成不明真相的中老年群众长期购买并形成依赖等,这些都是食品、药品领域常见的养老诈骗。  

               张某等人于2018年7月在重庆市相继成立重庆鑫达润泽艺术品、北京尚唯至诚等多家公司,以投资字画为名,承诺年化收益率36%至44%不等的高额回报为诱饵吸引老年人投资。其实寄售的字画为打印复制品,毫无经济价值,他们则通过为投资人提供寄存托管服务等方式层层设套,直至受害人被套牢。通过这样的手段,他们向社会不特定对象特别是老年人非法吸纳资金3亿余元。  

               2021年12月3日,69岁男子邓某某通过征婚广告获知某媛婚姻介绍服务公司可以介绍女性相亲对象,在随后接触过程中“红娘”收取了5800元介绍费。介绍的对象却只是婚托,联系两天即被对方拉黑。后经警方查证,该婚姻介绍服务公司以虚假介绍相亲对象的方式诈骗85人,平均年龄65岁,年龄最大的91岁,受害人多为独居老人、低保贫困户、残疾人。

                                      四类诈骗手法

               手法一 有的不法分子打着投资养老院、预定养老院床位、购买养老公寓等旗号,以高额分红为诱饵,诱骗老年人投资所谓的“养老项目”。  

               手法二 有的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网络知识不足、辨识能力不强等特点,利用保健培训和产品推介、投资理财高额回报、直播陪护等手段设置陷阱、诱导消费。  

               手法三 有的不法分子通过提供免费旅游观光、情感陪护、虚假宣传等手段哄骗老年人高价购买保健品等“养老产品”。  

               手法四 有的不法分子以代办“提前退休”“养老保险”等名义,收取材料费、好处费,实施诈骗,严重侵害老年人财产权益,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

                                     记牢防诈细节

               养老诈骗花样多,手段复杂,该如何防范呢?民警表示,防范养老诈骗,要牢记这些细节:
          
               第一,非法集资是国家明令禁止和严厉打击的非法金融活动,侵犯了国家经济金融正常秩序。按照国家规定,参与非法集资造成的损失由投资者自行承担,所以请广大市民尤其是老年朋友一定要增强理性投资和风险防范意识,自觉远离非法集资漩涡。
          
               第二,广大老年人在购买药品、保健品和医疗器械等产品时,请到正规药房、医院等具备合法资质的地方。要高度警惕利用讲座、互联网、电视、小传单广告等渠道宣传的有特效、药到病除、延年益寿等功效的产品,这些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价格往往虚高。若无法鉴别产品真假和价格是否虚高,请告知子女陪同购买识别。
          
               第三,在有婚恋需求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可靠、口碑好的服务机构,并签订正式的服务合同,了解清楚相关的权利义务,发生纠纷及时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同异性接触时,一定要理性,充分了解相亲对象的基本情况,对自己的基本情况要有一个基本的认知,请婚介机构提供相关担保,还可以请自己的亲朋好友陪同或是基层组织提供参考意见。
          
              第四,如遇被骗,首先要保留好证据,第一时间报警,警方会全力破案、追赃挽损。同时,建议子女常回家看看,多给老人讲讲防骗知识,不给违法犯罪分子可乘之机。民警表示,群众可通过12337智能化举报平台开通的“养老诈骗”板块反映问题,也可以通过拨打110报警或直接到公安机关提供养老诈骗违法犯罪线索。


        来源 : 法治日报

        相关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