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荟萃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 查看详情

        反诈同行丨线上交易数字人民币可获利?小心,骗子也在“与时俱进”……

        来源: 海原县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06-23 15:32:03  点击:2012 
        分享:

               “数字人民币预约登记提前体验?”“线上交易数字人民币可获利?”骗子紧跟时事,民众猝不及防!6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微信公众号揭秘了“假流调、假活动、假公安、假网站”四种关于数字人民币的新型诈骗手段,以此提醒群众擦亮慧眼,提高防诈骗意识,远离非法金融投资活动!

                                           1假流调

               网民张某接到自称是某市防疫人员来电,对方称“疫情流调发现张某违反防疫规定,涉嫌故意隐瞒风险区行程,已被通缉”,要求张某通过“资金核查”的方式核验身份信息。张某惊慌失措,与对方加了微信好友,安装了对方发来的木马软件,并在对方引导下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先将银行账户中8万元兑换为数字人民币,后将数字人民币转账至不法分子掌握的其他钱包中。后张某意识到不对劲,与当地疾控中心联系方知受骗。

                                           骗局解析

               不法分子利用近期疫情防控热点和民众配合防疫的意愿设计诈骗圈套,让部分民众信以为真。真正的防疫人员绝对不会询问财产等与疾病传播不相关的问题:不会索要银行卡号、密码或验证码;不会以任何理由让您转账或进行所谓的“资金核查”。

                                           2假活动

               网民符某手机收到一条“数字人民币预约登记”的短信,并附带了一个网址链接。由于前天在朋友圈看到“数字人民币试点发行预约登记”活动推文,便放松警惕点开了网址。随后,系统提示需要存入1万元方可体验数字人民币,符某根据页面提示转入资金,片刻后资金即被转走,符某方知受骗。

                                            骗局解析

               不法分子利用民众对于数字人民币的热情与好奇心,设计伪冒登记网站骗取个人信息与资金。民众在参与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时需留意,不要进入来源不明的“活动链接”或“活动页面”,不要在来源不明的页面中填写任何个人信息或转账。

                                           3假公安

               网民米某接到自称是市某管理局的来电,声称米某名下的手机号码曾发布违规信息,需要配合调查。对方报出米某的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和银行卡号等信息,让米某深信不疑。
        随后对方转接“市公安局”,声称米某涉嫌诈骗活动,需要其提供财力证明,并要求和米某进行手机屏幕共享。米某在对方指示下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并将10万元银行存款充入数字人民币钱包,对方在屏幕共享过程中窃取米某的交易密码等信息,随后立即通过数字人民币钱包将10万元资金分3笔转走,米某才惊觉受骗。

                                           骗局解析

               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是不法分子的惯用手段,利用民众对于国家机关的信任和急于澄清事实的焦虑心理,诱导被骗人进行转账以“自证清白”。
        实际上,真正的公检法机关绝对不会使用电话或视频连线方式办理案件,也不会要求提供资金证明。凡是自称公检法并要求转账的都涉及诈骗。

                                           4假网站

               网民王某的朋友向其推荐“央行数字币”交易网站,称“央行数字币”价格实时波动,用户可以线上交易“央行数字币”获利。王某登录网站后点击充值,显示“入金通道正在维护,请联系在线客服进行充值”,咨询客服被告知要将资金转入一个个人银行账户。王某起疑后致电银行询问,确认这是一个诈骗网站。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人民币是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与纸钞和硬币等价,不存在交易炒作空间,请勿相信用数字人民币在交易所交易获利等诈骗信息。

                                            骗局解析

               不法分子利用数字人民币热点和部分民众贪利心态,设计虚假交易网站并伪造“利好行情”以骗取资金,被骗人充值后则永远无法提现。真正的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与纸钞和硬币等价,不存在交易炒作空间。

                                       宁夏政法温馨提示

               请广大网民切勿轻易点击未知链接,切勿轻信陌生来电,交易转账之前应多核实,切实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谨防上当受骗,造成财产损失。

         

        信息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微信公众号

        相关

          暂无信息